EXO小说网

EXO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蓝烬 > 第97章(第3页)

第97章(第3页)

蒋百里有点愕然地看着他,思绪转动,这是要和西华媾和,共同对付日本人?

蒋介石的意思正是如此,与西华联合,有助于他抵挡住日军的初期进攻,完成他大战略的第一步。这个时候,心头的耻辱算什么呢?这辈子又不是没有低过头。

很快,国民党派往西华的第一个使团,向着西安而去。

周恩来热情地拥抱了章群和蒋百里,说了一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为了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大业,我们终究是可以合作的。”

章群附和地笑了。他此时刚刚卸任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转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兼外交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实际上还是负责外交。

章群在杨永太死后,是“新政学系”的唯一领袖。他这个系统,被人称之为“糨糊、胶水工作”,许多实力派与反动党派,几乎都是通过章群而与蒋介石结合,所以他在民国,影响力是很大的。

此人的政治立场,一句话可以说清楚,那就是蒋介石是什么立场,他就是什么立场,他一生追随蒋介石,恩宠不衰,靠的就是这点。

所以现在蒋介石想暂时联合西华,对抗日本,他就积极地支持,这样他加上蒋百里,与周恩来等谈得很愉快——没有冲突的时候总是愉快的。

双方都不指望对方在武器弹药或者是军队上支持另一方,达成的主要是政治上和情报上的合作,例如发表共同抗日宣言,激发全国民众抗日的决心和信心,以及对抗日战争的支持;例如双方情报机构彼此交换日军情报,并建立起交换机制;例如双方允许一些物资和矿物在对方辖区内流通,以增强彼此的战争资源能力等。

当然,实际上能做到多少,西华也不指望,一旦等到西华在对日战争中占了上风,害怕的蒋介石政府可能就会变脸,李思华对此知之甚深,在她前世,蒋介石又不是没有试图与日本媾和过,说实话,前世他抗日的坚定决心,是等到美国人参战后才坚定的。

章群和蒋百里最大的收获,是西华提供的一个情报。两人都认为,如果这个情报属实,那简直是价值连城。西华根据“在日军高层的线报”,日军大概率会在7月先挑起华北战争,而在8月中旬前会在上海挑起侵略南方的战争,西华确认情报高度可靠,正按照情报时间倒计时,全面备战。

对于这个情报,章群和蒋百里都认为可靠性很高,虽然不知道西华是如何在日军高层安插了间谍的,但单单观察到西华确实在疯狂地备战,西安已经充满战争气氛,就知道西华自己是相信这个情报的,这就足够了。

蒋介石当天晚上就接到了两人的紧急电报,他对此也是高度重视,第二天就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开始调整军事部署,不管西华的情报准不准确,但开始全面备战总是没错的,其实他相信西华不会胡说,这个时候他的侥幸心,已经没有了,日军的最新动向,他还是清楚的——日本陆军的2个师团即将抵达上海。

6月7日,国共两党,国民政府与西华两个政权,发表了《抗日联合宣言》,震动全国!

宣言指出,日寇不但侵略我国,先割台湾,又占东北,继而又侵占热河等地,现在更是试图全面侵华,不仅在华北磨刀霍霍,而且就连江南也不放过,日军的2个师团,正在运往上海。日本人之心,路人皆知。

日寇狼子野心,已将毫不掩饰。我国不能不保持我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遗留给我们历史上的责任。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国共两党,历史上怨恨不少,但在民族大义面前,将尽弃前怨,携手共同抗日。

面对日军侵华,全国民众均负有抗日之责,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宣言发出,全国皆知,国际震动。山雨欲来风满楼,恐怕中日两国的决战,就在当前。

章群和蒋百里,完美地完成了任务,他们也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不过他们想见李力胜的愿望,还是被婉言谢绝了。这让他们很遗憾,随着国民政府对西华了解的加深,他们已经知道这个李力胜在共产党中的威信不下于毛泽东,是中共“双巨头”之一,尤其此人是西华军的创始人,在军中的影响更大。

不过他们也很纳闷,为什么这个李力胜就这样神秘呢?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听说外界有谁见过他的。

实际上,有些流言已将揭示了事实,只不过对于这些高层,没有人相信而已。

第157章知识分子们的撤退

由于前期西华在北平文化界所做的各种努力,所以去西华自然也成为一些知识分子的选择。尤其是西华建立了对各个大学的“保供体系”后,使得知识分子们对于西华的了解逐渐加深。

这个时候,信息反而是最宽松的,宋哲元现在不敢压制西华,而西华帮助了北平一些著名知识分子在西华的“老友”恢复了与北平的信件联系后,关于西华的信息,潮水般地涌入了北平知识界,自然造成了非常大的震动。

不同于以往的零零碎碎,这一次是比较完整的信息,尤其有关于西华教育界的信息,大量新大学的建立,西华的教育体系,极其庞大的各级学生规模,以及西华知识界的快速成长,让北平的知识界,感到了自己的“坐井观天”。

在日军的威胁下,几乎大多数人都在考虑去虑留问题,战争的威胁太大了,而各个学校都在考虑迁址,西华对它们的建议,也都开始流传开来。

其中的一个影响,就是对“中国营造协会”,梁思诚和林徽因就属于这个协会,西华也曾经派人专门邀请过这个协会,西迁西安。

这对于这个协会的很多成员,都很有影响,很多人动摇了南迁的决心,从他们得到的信息中,西华已经远比国民政府强大,未来可能统一中国,那现在还是跑到国民政府地盘去,算怎么一回事呢?未来怎么办呢?

不过西华带给他们的影响,就是对于中日战争的判断,现在几乎没有人还会认为,最终战争不会打响,基本的和平,还能持续下去。所以不愿做日寇的顺民的话,走是一定要走的。去西华恐怕确实要比去南方安稳,但是西华是一个“赤色”政权,这让很多知识分子很犹豫。

梁思诚和林徽因就属于这一类,如果去西华,他们担心政治。可如果去南方,他们又担心国民政府挡不挡得住日寇的进攻。

他们最后决定还是先去长沙,毕竟听说青华等学校,都在那里建了新址,那个知识分子的环境,还是他们比较适应的。不过,按照他们与营造协会的计划,在此之前,还是要完成对山西五台佛光寺的考察,这几年,他们一直在寻找唐代木构建筑,这个佛光寺是他们从史料中找到有关记载,很有可能是唐代的木构建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