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华继续阐述第三个反动的主义,即精致的利己主义。
与讲述前面2个主义的完全反动相反,李思华先承认了利己主义存在的合理性。
李思华说,利己主义是人性的本能。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基因中的本能就是利己的——是出于生物先天自我生存的本能,不可能被后天的文明和文化所完全摒弃。
达尔文的进化说发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利己的由来,每个人就像我们看到的动物,在各种竞争中求生存,猎人打猎,农民耕种、渔民捕鱼,这都是为了利己生存,而发展出来的本领。所以利己主义不能说是坏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它是推进人类社会和科技进步的源泉之一。因为利己,所以有欲望,有欲望就会产生实现欲望的动力,去奋斗满足欲望,在实现欲望的过程中,带来人类的进步。
就算是同志们,你们敢说自己没有利己的动机吗?就算是我们推翻剥削食利阶层,也是含有利己的动机的,很多同志不就是因为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够改变自己家庭贫穷困苦的状况,因此而参加革命的吗?
所以我们不必否认利己主义,那不是马克思唯物主义者的正确和客观的态度。
中国古代哲学有一个争论千年的课题,即使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就我个人而言,是坚定的“人性本恶”的信仰者。
为什么呢?我的逻辑是,人刚出生的时候只有动物性,动物性就是在无尽的残酷自然竞争中形成的,那种镌刻在基因里的完全利己性。完全利己就是一种恶。
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本性很自私的人,在集体和组织的框架中,往往也会抑制住自己自私的本性,甚至表现得大公无私。这是人的社会性。人的利己性被人的社会性所牵制,这是人类社会化以后就成为万物之灵的原因,人类克制了完全利己,用集体合作的方式,使自己成为了地球的主人。
所以,一个进步的社会,既要利用利己主义,又要通过社会组织,将利己主义控制在一定的度,超越了一定的度,利己主义就会成为一种恶。
我们的古人其实就已经明白这个道理。儒家的典型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是什么?修身与齐家是利己,而治国平天下是利他。再如“贫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我们都可以看到,儒家主张的是先利己、再利他。他们认为你先做好了利己,有了基础才能利他。利己之后,也必须利他,才符合古代社会的进步需求。
到了我们今天的革命者,其实更进了一步,真正的革命者,是先利他,再利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发现,作为人民的一员,在这个残酷的社会,其实根本没有让你先利己的空间。只有先做打倒剥削食利阶层这样利他的革命,我们才能提供人民群众可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努力,来利己的环境。
这就是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所以我们要警惕利己主义,尤其是警惕那种超越了正常限度的利己主义。
已经成为“恶”的利己主义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凶恶的利己主义。例如我们面对的国内剥削食利阶层,他们不掩饰自己的完全利己主义,剥削无极限,压迫无忌惮,逼得人民活不下去,还说这是他们的恩典。这一种凶恶的利己主义是外敌,当然是我们革命的首要对象。
第二种则是精致的利己主义。“精致的”三个字,是描述伪装过、包装过的完全利己主义的形态,他们对其它人的利益,包括民族和国家利益,毫不在乎,只有他们自己的利益才是重要的。他们嘴上会喊口号,满口民主自由、独立人格,实际上对他们自我感觉“不如我”的人群鄙视之极,认为自己是喝咖啡的,你们这些喝茶的乡巴佬,凭什么要我为你们付出呢?他们所谓的独立人格,其实就是完全利己主义。
我喜欢喝咖啡,不过我也喜欢喝茶。这两者本来无所谓高下,只是个人喜好。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所谓自己是喝咖啡的,无非是觉得这是洋人的习俗,他们遵从后就高人一等。他们将自己完全利己的鄙视别人,用所谓的“高雅”、“品味”来掩饰而已,他们将自己的自私自利、不顾民族大义,用所谓的“国际公民”、“世界公民”来掩饰和包装。
精致的利己主义,往往产生于内部,所以是更危险的敌人。例如我们少数领导干部,他们其实对于服务人民并没有热情,在意的,其实是自己的位置能不能高人一等,他们满口革命,其实对待贫苦人民,完全是鄙视。
刚才我们举例的被逼死的农民,他所遭遇的法官,其实就是这样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对农民的遭遇毫无同情,因为没有同情,所以对于做出明知错误的判决,毫不犹豫。这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反革命的典型实例。
同志们,在民国的文化界,这样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更是泛滥成灾。
例如那个著名的民国大师胡适博士,就是这样的反动无耻文人。在袁世凯签订了著名的卖国条约《二十一条》的时候,这个胡适居然对《二十一条》夸赞道:“吾国此次对日交涉,可谓知己知彼,能柔亦能刚,此则历来外交史上所未见。吾国外交,其将有开明之望乎?”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在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眼中,居然是外交的巨大成功!他还公开发表《致留学界公函》,反对抗议《二十一条》的爱国学生运动,骂爱国学生得了“爱国癫”。
所以即使是蒋介石这样的反动派,对胡适的评价也是:
“徒有个人而无国家,只有私情而无道义。”
“以今日一般政客如胡适等,无道义,无人格,只卖其‘自由’‘民主’的假名,以提高其地位,期达其私欲,对国家前途与事实概置不顾,可耻!”
像胡适这样的民国“大师”,又岂止是他一人呢?如果卖国能带来他自己的利益,他就一定毫无顾忌。国家民族都可以出卖,何况是底层的人民群众呢?他们还蛊惑学生都要利己,从自己利益出发,自私自利,才是对国家有利。其实就是明知道自己无耻,所以希望所有人,都像他们那样无耻。
所以他们把自私包装成独立,把出卖包装成自由,把贪婪包装成奋斗,把分裂包装成民主。除了自己的利益,其实没有什么他们不可以出卖的。他们是比外国帝国主义更可恨的内部病灶。
我们要警惕的,就是从我们内部生长出来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从我们的体制中,吸取自己利益的营养,然后出卖背叛,以求获得更大的利益。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往往很聪明,甚至有能力,所以在他们的伪装之下,可以升到更高的位置,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然后以他们的“成功”,来证明他们完全利己主义的自私是“天道”。
所以与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斗争,是长期性的,是必须坚持不懈的。他们是对我们革命事业的巨大腐蚀,是体制之癌症。
我们的组织部门,未来提拔干部和领导,必须考察他们与群众的联系程度,只有那些走入群众中,与群众紧密联系,热诚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干部领导,才是提拔的对象。不仅是党政部门,对企业部门也是一样。不能只是提拔所谓的“能人”,或者有文化的人。提拔这种无德而有才的人,对于组织不但不是帮助,反而是巨大的障碍和错误。
李思华的这一次讲话,影响深远。接下来海南根据地按照讲话精神,执行了一系列的整风运动,一大批干部被更换。在这个时空后世的历史上,被称为“海南整风运动”。
第50章历史教育与基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