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龙云落幕与长征
在使团回到昆明时,西华解放军已经兵临城下,不过没有立即攻城,而是停下修筑工事,等待龙云的最后决定。
在龙云的官邸,他和他的表弟卢翰,即滇军的第二巨头,相对无言。
如果说龙云比较深沉,也比较放得下的话,卢翰此时的功利心却远比他强烈,所以在得知保山事变,以及西华军向昆明进军之后,在军事会议上他主张坚决抵抗,他的态度也影响了一大批军官。不过龙云知道,他的表弟就是这样一个人,要不然在1931年龙云决定“师改旅”的时候,卢翰也不会带头造反,一度将龙云软禁了。其实当初龙云的决定,是他觉得养不起那么多兵了,可是卢翰居然因此造反,从那之后他就知道他这个表弟,有的时候是很冲动的,自以为是。
龙云也不反对他们去和西华军碰一碰,否则他们也不会死心的,就连他自己,心中不还是有着三分侥幸吗?
卢翰调集5个旅,准备毕其功于一役。西华军是从楚雄,即昆明的西面攻来的,所以他们在昆明以西的安宁县,紧急设置了防线,试图阻击敌军。
然而结果让他们极为失望。西华军根本没有弄什么玄虚,抵达他们防线后,步兵在1公里外形成了散开的进攻线,然后很快在10公里外,集结了上千门的重炮群。当重炮的轰鸣响起,卢翰自己都知道事情已经绝望。
他们那些修筑在小山、丘陵和道路两侧的防线,就像是纸糊的一样,在炮群轰击下,四分五裂,士兵们狼奔豕突,损失重大。
卢翰将剩下的兵力散开,等到炮击停止准备反击。当步兵之间接战后,他再次绝望了,对方大量地装备了掷弹筒、轻机枪乃至重机枪。滇军的步兵,很难接近步枪的射程,而且对方训练有素,三人一组,进攻的动作很敏捷。所以不久之后,就全线崩溃。
卢翰自己也是狼狈而逃,但回到昆明,发现最后能回来的军队不到2个旅,仅仅两三个小时的交战,就损失了超过3个旅,双方力量的差距太大了,毫无任何希望。
西华军不紧不慢地进军,很快已经将昆明包围得水泄不通。城内现在已经大乱,剩余的军队,其实已经很难指挥。
龙云这个时候才接到使团传来的信息,他将卢翰招到他的官邸,将使团的文件递给了他。
卢翰开始看着西华的条件,他觉得又羞又气,羞的是果然被龙云说中,他去组织对西华的抵抗,军事上确实是不堪一击。气的是西华完全不把他们兄弟放在眼里,条件在他看来极为苛刻。
然而很快他就泄了气,又能怎样呢?对方现在是泰山压顶般的压倒性实力,自己这边再不服,也没有用。如果不出降,估计最多2天,对方就会攻城了,而后果恐怕家人都承担不起。
卢翰长叹一声:“没想到我们兄弟俩,最后是这个下场。没有办法了,投降吧。”
龙云点点头,他表面上比卢翰镇定,其实心中,还不是一样的悲哀。
9月24日,龙云、卢翰率昆明滇军部队,宣布投降。
西华解放军2个师以及地方部队2个师进入昆明。主力部队将在很快完成对昆明滇军残部的缴械和押送后,出城继续执行进攻任务,昆明将交给这2个师的地方部队,进行守卫和执行城市改造工作。
龙云和卢翰都选择了带家人去香港,他们还是无法忍受生活都变成普通百姓的日子。新任的昆明市党委书记章伯元,按照事先的条件,同意他们将现金家财随身携带,并派遣了护卫送他们到越南后,自行去香港,还允许他们带了一些自己的私人警卫。
滇军余部,基本解甲为民。除了少数讲武堂毕业的基层军官,还没有被滇军这口大染缸污染的那种,被送入军校进行政治思想培训,如果能过关,他们未来会在西华解放军内获得基层军官的位置。这很自然,能够思想进步的人才,都是宝贵的。
龙云、卢翰投降后,滇省剩下的攻势就基本上是一鼓而下了,除了少数极反动的地方武装,试图割据为匪或者试图袭击骚扰我军外,基本上就没有正规的战斗了。
到10月2日,大军在云南留下了3个师之后,其余23个师,已经进入了贵州,此时主力22个师向贵阳市而去,其余1个师则沿着六盘水向毕节方向北上。在云南确实无需留驻大军,因为在缅甸本身有20多个师,此时打通两地交通后,随时可以移驻几个师过来。
云南事件此时已经轰动了全国,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关注。
最震惊的当然是国民政府,蒋介石听到消息,当场就摔了杯子。云贵川这些军阀,他本来不放在眼里,一个个都是守着老窝不敢出门的土鳖,早晚是自己的瓮中之鳖。现在却被别人抢了先,尤其现在的西华,原来的缅华,是公开宣传社会主义的,与共产党搞不好就是穿一条裤子的,这让他极为警觉。
他此时确实还腾不出手来。从1933年9月下旬开始,蒋介石调集了100万军队和200余架飞机,其中属于他的嫡系部队就高达50万人,对苏区各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在德国顾问的建议下,国民党精心设立了一套以所谓政治围攻、文化围攻、经济围攻、交通围攻,配合近百万兵力军事围攻的大战略。
第五次围剿的主要策略是,命顾祝同为北路军总司令,以陈诚为北路军前敌总指挥,率领第三、第六两路军由北向南进攻苏区;同时以重金收买陈济堂为南路军总司令,出兵两个军封锁江西、广东边境。依靠兵力优势,不断修筑堡垒,五里一推,十里一进,经过1年多的围攻,终于重创了红军。
他此时还不知道苏区已经决策,要被迫撤离根据地了,历史上红军是10月中旬,开始突围长征的。此时的蒋介石,也已觉得自己对于“剿匪”的结果,那是胜券在握,偏偏这个时候,云南居然出了大岔子,而且据最新的情报,西华军已经进入了贵州,看起来,他们横扫云贵两省,已经成为定局。
蒋介石心里思忖,对于西华的了解,太不够了,情报几乎是一片空白,接下来要求几个情报机构,全力搞清楚西华的情况,尤其是他们的军事力量。他预感到,未来西华,可能成为他最强劲的对手。
蒋介石不由想起孙总统的教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民国真正的统一之路,道途唯艰啊。
民国第二强的军阀力量,桂系李宗仁和白崇禧,也开始高度关注西华这只突然从民国版图上冒出来的新兴力量。
1934年的桂系,是很憋屈的。
在1930年的军阀“中原大战”中,桂系最终战败,退回广西,问鼎之志,化为乌有。1931年5月,李宗仁又联合粤系军阀陈济堂反蒋,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结果也是失败。
从1932年4月开始,李宗仁任南宁绥靖公署主任,推行“自治、自卫、自给”的三自政策,维持广西的半独立局面,以一省之力,对抗蒋介石政府,是个有能力的人。主席就曾经夸他:“没有南京政府的财政支持,不仅撑得住局面,还被人称赞为全国的模范省。我看李宗仁是个有本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