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能人,现在也在为西华军这只新生力量而烦恼。最主要的,是来自贵州的烟税,可能要大减。贵州是当时主要的鸦片产地,很多军阀靠征收鸦片的高税而维持军队,桂军就是如此,据说高峰时,桂军一半的军费都来自贵州鸦片过境的税收。以至于历史上常政府的干将薛岳,跟随红军入黔,控制了王家列以后,得意地说:“这下,我们有了半个广西。”
李宗仁心想,需要派人去和西华沟通,看看鸦片的事情,还有没有机会,但他也知道,既然西华号称社会主义,恐怕不会像民国军阀一样,种植鸦片,反而可能铲除鸦片。
但李宗仁自己又能如何呢?难道为了鸦片,与西华开战,打一场新的“鸦片战争”?那还没等打,他李宗仁的名字就要在全国臭大街了。鸦片贸易,可以私下做,但绝不能摆上台面。
需要尽快派人,去搞清楚西华的基本情报,现在对于西华,桂系没有人有了解。
英国人当然也注意到了缅华的举动,果然,一年多以后,缅华大举入侵民国西南,这和他们此前的预判一致。现在缅华已经改名西华,对于民国西南的野心,已经是公开了。
西华北上,自然引起英国对于缅甸是否存在英国机会的重新考虑。不过在上上下下,对于最新的情报进行讨论之后,他们发现,其实还是没辙。
英国现在对于西华的情报非常关注,在亚洲属于仅次于日本的次优先级。而西华并没有非常掩饰自己的军事实力,所以英国人知道,此时西华在缅甸,正规部队的规模仍然超过25个师,至少40万人以上,而且还存在数目不祥的二线部队(即地方部队)。实际上,西华现在就是用正规部队的高调,来掩护移民等其它重要行动。
英国人的结论还是一样,除非英国以举国之力,包括全面动员印度,否则对于西华控制的上缅甸,他们还是没有占便宜的可能。
所以关于西华和缅甸的讨论,在英国内阁和议会,热门的程度没有超过一周,就没有人提起了。
美国人自然也知道了西华入滇的消息。一些熟悉李思华的人都觉得,她的家族果然与民国西南关系密切,现在这只力量,开始正式攻略民国西南了,也许,他们未来会成为民国的一只重要力量,关注度应该有所提升。不过此时的民国,毕竟总体上不过是一个二流的半殖民地,在美国引起的关注有限。
在国际上,真正最关注此事的,当然是对占领殖民中国最具野心的日本。西华的崛起,在日军大本营和天皇的御前会议上,都引起了一些讨论,不过日本人此时对民国的影响力,也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华北,西南对于他们,此时还是一个遥远的地方。日本高层决定,要加强对西华的情报工作,但也仅此而已了,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未来他们最强劲的对手,已经开始登上舞台。
当然,所有人里最恐慌的、最害怕的,就是此时统治贵州的军阀王家列了。
王家列是贵州桐梓人,在遵义发迹。此时任国军第25军军长兼贵州省政府主席。他这个军阀是民国军阀中最弱的一个,但也来之不易,从1932年11到1934年1月,他与毛光项、尤国材等军阀混战了一年多,终于打败了对手,登上了“贵州王”的宝座,到现在还没满一年呢。
他手下的军队更可怜,名义上这个25军有两个师15团兵力,看上去是个“小滇军”,可是当时的黔军,可是名副其实的“双枪兵”,吸鸦片者众多,战力极弱。要不然李思华前世历史上,红军入黔,几乎都是两军一碰撞,黔军就崩溃了。说实话,黔军都很难称之为军队了。
现在滇军已经垮了,龙云、卢翰两兄弟投降了,人家的军队比他王家列的强得多,还只能投降。他王家列又何德何能,能够抵抗西华军呢?
最后他也只能长叹一声,准备投降吧,黔军根本没有一战之力。只是可惜了自己,好不容易上位,还没捞多少呢,反而欠了一屁股军费。这下也好,让那些不吸鸦片就翻白眼的丘八们,去自己面对西华军吧。只是自己以后去哪里呢?又以何为营生呢?
各方面要求与西华接触拜访的信息,潮水般涌来,李思华知道后不觉有点好笑,西华这算是“望苍天,四方云动”吗?
这些事情,自有同志们去安排,她无需出面。
贵州的攻略进行得非常顺利,毕竟王家列等贵州地方势力,几乎没有任何军事上的抵抗能力,只不过道路崎岖,完全可以和缅甸媲美,这让部分部队进军的速度,受到一定影响,一些重装备部队,被迫停下来,等待修路大军在前方筑路。不过预计到10月底,可以完成全面占领贵州,让黔省和滇省一样,转入稳固和建设的周期。
她现在的注意力,已经全面转向了最重要的时刻,她等待了已经很久的时刻,这大约会是她来到这个时空之后最重要的事件,需要她全部的智慧、决策力和执行力。
这个最重要的事件,当然就是红军的长征。
到1934年10月中旬,终于抵挡不住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中央红军主力第1、3、5、8、9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000余人,被迫分别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被迫开始突围长征。红军主力包括五个军团和两个独立纵队,即军委纵队和中央纵队。
目前李思华还接应不到他们,距离太远了。按照她的历史记忆,长征后经过20多天的作战,红军先后突破了敌人的三道封锁线,但也被蒋介石判明了红军西进的企图,在11月下旬任命湖南军阀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指挥25个师的兵力,分五路追剿红军,同时令贵州“剿共”总指挥王家列,派出主力部队到湘黔边界堵截,企图将红军“歼灭于湘江、漓水以东地区”,并手谕前线各部队:“力求全歼,毋容匪寇再度生根”。红军长征一开始就遇到了长征中最残酷的一仗:湘江战役。
她想着,必须将红军主力从湘江战役中拯救出来,历史上,湘江战役,让红军损失了5万多人,8。6万人的队伍,战后仅剩下3万人,差一点就全军覆灭,实为我党历史上,最惨重的损失。
她与中央苏区的很多同志,目前在理念上并不一致,苏区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太深,也因此而失败。从去年年底开始,就是共产国际派遣的那个李得领导军事,结果从那以后,苏区的军事形势,就一路恶化,最终不得不开启长征,实属我党历史上最大的挫折。
然而无论如何,这8万多人是我党的精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前,有11万多人,已经有3万人牺牲了,如果再有5万多人牺牲在湘江战役,那有多少同志,还没有展现自己的才华,绽放自己的光彩,就会在历史上默默地消失了?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湘江战役后,红军继续长征,而最终仅有1万多人完成了长征,几乎7万人都牺牲在途中,这是何等惨痛的牺牲!同志们的鲜血,真的是染红了中华大地。
就让我来改变这一切吧,这不就是我这个穿越的革命者,最应该做的事情吗?她心里暗暗地思忖着。
她规划着,11月开始的入川之战,四川的军阀,此时号称有30万大军,不过战力都不强,说实话有5个师也就足够击败他们了。但四川地域广大,兵力太少,无法达成完全占领,如果反动派在各处捣乱,最后还得增加兵力。所以,至少要15个师的主力部队,25万人左右入川。
再配上超过20万的地方部队,她决定从缅甸再抽调10万地方部队,这样四川放20万,滇黔两省各放10万。云南驻军3个师,派遣一个师进黔,留下2个师在滇就够了。所以现在计算下来,已经去掉18个师了,空余的兵力有8个师。
湘江战役的战场,是在黔桂边境的全州和兴安沿江,正好和黔桂边境防御成为一体。按照她的想法,为湘江之战必须准备10个师,才足够谨慎。所以她沉吟了一下,决定从缅甸调2个师上来,凑足10个师,参与湘江战役。
这样缅甸出现的军力空缺很小,还足足有23个师,超过30万人的正规军军力,在缅甸地区还是压倒性的,英国人不可能为了这点兵力的减少,而改变他们的策略。再说,到明年年初,新的军队又会组织起超过5个师来。
第84章湘江战役(一)
李思华做出决定后,也不由得有些怅然。在她的决定下,长征这部人类光辉的灿烂史诗,才开个头就要终止了,那些精彩的战役、那些不屈的意志、那些人类在绝境中展现的信仰和坚忍,也许就看不见了。包括主席那些长征途中精彩的诗篇,还会有吗?例如她最喜欢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