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完对于西华的战略,蒋介石又想到了在西华背后支持的那个美国财团,即安华集团,他知道,李涯所说的那个“李世华”,应该就是美国安华的“李思华”,出身于广州的富豪之家,其后应该是去了美国,在美国大获成功,他还曾经安排驻美大使施肇基,去拜访此女,试图去交好使之支持国民政府。当时施肇基回复说,此女婉言谢绝,说不参与民国政治。当时他还有点不悦,不识抬举。
可是,不管怎样,这样的一个大富豪、一个大财团,怎么会去支持共产党呢?她和她背后的力量,不会不知道共产党,就是要革他们这些富豪剥削阶级的命啊?这不是羊去帮助狼吗?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或许,此女在广州的时候,因为什么事情,对于国民党,有着深刻的仇恨?所以利用共产党复仇?这种猜想很无聊,蒋介石摇了摇头,算了吧,不管怎样,安华支持共产党是铁一般的事实。
国民政府这几个月,已经多次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抗议,要求美国纠正安华集团支持民国内部叛逆的共产党势力西华的行为。可是该死的美国人,只是回复说安华集团与西华之间,不过是正常的商业贸易,他们会提醒安华,减少与西华之间的贸易,一点实质性内容都没有。这些帝国主义,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一个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国事多艰啊,先总理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现在的形势,又岂止是尚未成功啊?蒋介石的脸色,阴沉一片。
第二天,国民党国防部高级会议,接着,就是对东北军和西北军的调令,让他们进驻陕南和汉中,准备抵御西华的进攻。国民党中央的命令,并不要求他们主动去进攻西华,蒋介石知道,那样的话,这两个军阀肯定不会积极,但是等到西华进攻,再看你们地盘都要没了,还不抵抗?
过了两天,李涯就听说,美国安华财团驻西华的代表,李思华女士,今天要来视察川北公路指挥部。这下子他搞清楚了,原来不是“李世华”,而是“李思华”,这就是那些美国工程师说的大老板,支持西华共产党的背后力量的代表。
这让他很好奇,李思华来的时候,周围戒备森严,而他的身份,还轮不到陪同,只能远远地看了几眼,是一个年轻的女子,看上去只有二三十岁的样子,这让他和周边的同事们都有些吃惊,那么年轻,在美国就是大富豪了?
不过这一切对于李涯来说,都无关紧要,无非就是确认了他情报中有一点谬误而已。
李思华这次来视察川陕公路,确实是因为对这条战略公路的重视,但其实并不是因为蒋介石和李涯他们猜测的,西华军会等待川陕公路竣工,再开始进攻,时间上是有巧合,但并不是核心的原因。
在攻略陕西上,大量的重炮群和重型坦克,确实难以调动,穿越秦岭。其实川陕公路修好了也没用,因为过了汉中,真正进入陕西腹地,还要穿越秦岭,在她前世历史上,这是在1936年下半年,国民党修好了川陕公路的北段,即从汉中到宝鸡翻越秦岭的公路后,才能实现的,现在国民党已经停止筑路,未来还要靠西华自己的力量,继续修筑才行。
所以进攻陕西的20几个师,并不会携带大量的重炮和重型坦克,而是一只“轻型”的军队,但实力仍然是压倒性的,西华政治局并不担心,会由于不能携带最强的装备,以至于打不下陕西。
她确实极其重视川陕公路,但原因是,这是一条贯通西部南北的大动脉,在战略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了川陕公路,西南与西北这两个大区,才能构成完整的一个体系。
所以单单一条川陕公路还不够,在5月份,第二条川陕公路,即大致沿着荔枝古道,由达州经宣汉、镇巴、西乡北上,再折而向西,经城固到汉中的公路,也已经开工。这条公路更为困难,会大量地使用高架技术,穿山越岭。
传统上,秦蜀古道有7条,其中4条,其实是在陕西境内,从古都长安到汉中的道路,包括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故道,这4条道,主要是穿越秦岭;另外3条,则是从汉中入蜀的道路,包括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这3条道,主要是穿越大巴山。
现在西华修筑的,主要是从四川入汉中的道路,目前比较合适的路径,最好的是金牛道,前世历史上的川陕公路和宝成铁路,基本上就是沿着这条道。荔枝道其次,更逶迤曲折。米仓道其实最短,近乎直线,可惜山高险峻,非得有长距离的隧道不可,在这个时代修筑,技术上实在没把握。
所以,西华现在计划的,是由蜀入川,西面金牛道、东面荔枝道,各一条公路。等到占领陕西,除了完成国民党已有一定基础的、基于褒斜道的公路外,也会再选择一条新建公路,使得川陕公路的北段,也是两条战略公路,这样“2+2”的格局,才能保障大规模的物资和人员交流。
而且西华公路的标准,要比国民党的高很多,国民党大致是达到9~12米宽度,能够双向会车就可以。而西华要求是至少20米宽度,达到4车道的标准,而且对路基标准的要求也完全不同。
为了这4条公路,李思华和西华政治局准备了巨量的资源和人力,而且对于施工速度要求很快,南下西段的川陕公路要求在7月竣工,而东段,则要求在12月竣工。进入陕西后,北段工程要求立即开工,在1936年7月前完成全部4条公路的施工。
这次视察,看到川北公路中总体进展顺利,她还是很欣慰的,这就是正确的体制下,一个政权初期的蓬勃活力——不仅是同志们努力,各种工程师、工人、民工都被这种大建设,改天换地的豪情所鼓舞,加上充足的粮食和给养,就迸发出高度的热情和干劲。
她心中有着紧迫感,日本在下个月(6月份)就会和蒋介石政府签署不平等条约《秦土协议》,逼迫国民党中央军从华北撤军,使之逐渐失去对华北主权的控制。
这个《秦土协议》,本身就是因为察哈尔驻军,驱逐了日本关东军驻内蒙阿巴嘎旗特务机关,派出的到察哈尔偷绘地图的日本特务,被日军挑起事端,逼迫蒋介石政府签署的。所以,日本人的黑手,已经开始从东北、华北伸向察哈尔,如果西华拿下了陕甘宁三省,就意味着在北方,与日军的前锋,中间已经只有一个绥远省了。
“世事如棋局局新”,她感叹了一句。心想,回到重庆,要向中央提出两个建议。
第一是西华部分轻装部队,应该提前前出,绕开汉中,直插秦岭,在秦岭一带建立稳固阵地,以防范敌人在秦岭居险而守,构筑防线,而且这样对汉中形成包围,待大部队沿川北公路北上,汉中就可一鼓而下,使之成为西华重武器部队经略陕西的大基地。
第二是等待全取陕西后,即将中央迁往西安,未来与日军在北方的大战,必然是将陕西作为最重要的基地。在明年1936年开始,即应从陕西开始渗透和经略山西、绥远前线,未来与日寇的大战,大概率会从这两个省开始。
第114章进击的儿童赵云腾
钱莹朝着他跑了过来,还一边嚷嚷着:“哥哥,哥哥,你给我编的草环,掉在地上坏了!”
赵云腾心里叹息了一声,穿越都快九年了,自己还在和小萝莉、小萝卜头们混在一起,有没有比他更惨的穿越者啊?
这两天他还在盘算着,在这个时空,他马上就要九周岁了,也就是虚岁10岁,好不容易,年龄终于又要变成两位数了,说多了都是泪啊。
他可不敢得罪钱莹这个小姑奶奶,要不然小丫头能把他哭死。他挤出一丝笑容,对钱莹说道:“没事,哥哥再给你编一个更好看的。”
他哄了钱莹几句,让她在一边玩着,自己找了几根草,还有几朵小花,开始给小萝莉编新的草环。他的思绪却不由得发散开来。
他现在叫赵云腾,这是他自己选择的。人们也不觉得奇怪,在这个时代,大人可能都要为了保密而改名改姓。对他而言,内心还是习惯于将李思华当成自己的“姑姑”,而不是母亲,他偶尔想起穿越前他真正的父母,未尝不心痛断肠,所以还是前世的关系,更让他感觉舒适,就像他的名字“赵云腾”更顺耳顺心,而不是李云腾或者刘云腾什么的。
他是在去年即1934年,被李思华安排人员接到根据地的,因为李思华觉得这以后,根据地才算稳固了,这时候让他过来生活学习,才比较合适。而且去年马姨娘去世了,她身体本来就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