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摩根或者洛克菲勒,在我的面前同样是客客气气,这是彼此对于资本自由意志的尊重。乔治,你觉得你一个小小的议员,有什么资格,在我们这样的自由意志面前放肆?”
“如果安华想动你,就算是罗斯福尽力地维护你,你能保得住自己的政治前途?何况罗斯福会为了你而得罪安华、得罪德州财团?你的浆糊脑袋,究竟在想些什么?你觉得我说一句话,还有人敢提供你的竞选经费吗?”
乔治的脸色,随着李思华的斥责,变得越来越苍白。老政客约翰逊知道厉害,赶紧打圆场,他说乔治不了解情况,而且年轻气盛,太想办好事,说了胡话,恳请李女士原谅他云云。
李思华这才结束了斥责,说道:
“你们可以回复罗斯福和赫尔,安华财团在西华的所做作为,不会损害美国的利益,实际上是我们在为美国谋取更大的利益。政府关注的焦点,不就是军火吗?这几年,安华与西华之间的军工贸易,撑起了美国军工的一半市场,推动了美国军事科技的进步。没有我们,美国军工界这几年,会凄惨到何等程度,他们自己有数。”
“安华投资西华,当然有巨大的利益,是集团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投资什么市场,都不如投资一个未来巨大的国家。至于赤色之类的政治色彩,德国还号称工人社会主义呢,美国与苏联的贸易还不是非常活跃?就连英国,执政的工党不也有着社会主义色彩?怎么到了西华,就这么多啰嗦?西华允许私有制,允许贸易,条件比起苏联来好很多。”
“你们回去,问问那些反对的议员,他们的脑子是不是有问题?西华的未来,是一个至少5亿人的超级大市场,让安华放弃,他们自己是不是疯了?”
会谈在尴尬的气氛中结束。
不过第二天,那个乔治,就和约翰逊两人,恭恭敬敬地来向李思华道歉,政客的脸皮就是厚,他全当没有昨天那回事,发誓说一定会在众议院,维护安华的利益,绝不能让那些反对的议员,干扰安华对于西华的投资,这对于美国的利益,是极其重要的。
实际上昨晚他和约翰逊两人商量,心里是越想越怕,他们两人都知道,李思华的斥责,可不是吹牛和夸张,得罪一个10亿美元资本的财团,那完全是自己找死,在李思华面前的坏印象,必须马上扭转。
李思华当然也接受了他们的道歉,她现在对于美国,无非是要稳住收益的来源,但也不能示弱,即使是对罗斯福,也要让他知道安华是块刚硬的石头,咬下去会磕牙的。
打发走了三个使团。西华政治局的工作重点,又转向了内部工作,尤其是经济发展,这是未来抗日战争的基础。
近期在李思华与史政福的反复探讨下,结合西华这两年来的经济实践,基于内循环的基础,准备试行新的金融体系,这当然成为眼下政治局最重要的决策。
李思华和史政福一致认为,随着西华大规模工业建设、乡村多样化经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及西华根据地的扩大、人口的增长,产品种类开始高度复杂化,继续过去的实物货币已经逐渐变得不方便、不现实。因此货币必须向信用货币转移,这个转移的过程,其实就是西华新金融体系的建构过程。
新的逻辑是这样的,需要建立以内部经济循环为基础的独立货币体系。要点包括:
一、基于李思华前期设想的“基础性战略性资产”(BSA)资产池,来建立信用货币之锚。
具体的逻辑是,人民币锚定国有生产经营性资产和税收。这些BSA又分成两类,一类是经营有收益的资产,例如钢铁企业等多种国企、铁路、港口、机场等,其锚定的比例就可以比较高,例如能够达到60%~70%这样的比例;不过也有特殊的,例如农田虽为国有,但比如生产粮食,西华政权只能拿到20%~25%的收益(公粮)。
第二类是公益性几乎无收益的资产,例如干线公路,虽然这些资产没有收益,但不能说没有价值,所以锚定的比例相对低,在20%~30%左右。
除了BSA,货币之锚还包括税收。税收的锚定比例也为70%。
这样的话,将这些资产累加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总的资产池,然后按照各自不同的锚定比例计算,就可以得到一个“发币基准”。例如符合标准的总资产,计算下来有200亿元,但按照各自锚定比例计算后,得到100亿元的“发币基准”,那么人民币的发币数量,就将在这个“发币基准”规定数量的一定幅度之内。
当然,并不能僵化地执行“发币基准”,还要根据经济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但“发币基准”就是锚,其后的具体发币数量,不过是根据具体的经济情况,来调整锚的松紧程度而已。
二、以新的货币体系,来定义西华的内循环统一大市场模式。
国有大资产和税收,定义了西华人民币的基础货币。而社会经济的运行,则是一种模仿BSA货币的方式,即内部公私企业、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用公司化的形式,以其拥有的“小资产”,与商业银行的货币进行对接,对接的方式,主要是债券或者抵押贷款。从而即将基础货币,放贷到内部各个经济组织,从而激活经济的内循环。
三、设定沉没成本规则,在严密监管下,以资本促进经济创新。
很多小企业的创新,是缺乏“小资产”的,无法发行债券或者抵押借款。这就可能导致创新中断或失败。因此在央行和国有商业银行,要规定一定的可沉没资本比例,与工业税收上5%的创新税相呼应。这部分的损失,由央行最后承担,但各个商业银行,要接受中央金融调查局的严密监管。
每个银行,能得到的沉没资本比例(即创新信用贷款规模),取决于其激励创新的业绩评估,业绩越好的,自然给予越多。
这部分的资本,是事先做好了“沉没”的准备的,钱花了就当它没了,按照李思华的原话,花出去1000笔都没了,但只要有个1~2笔,催生出了新产业、新科技等创新,就是值得的。
当然,创新资本,不会只由银行提供,银行的经营,总归是保守的。所以还需要设立多个风险投资基金,对于创新项目进行选择投资。并逐步发动社会资本力量,参与创新投资。
这一货币与内循环经济体系的选择,意义其实是极为深远的,但当时很少人能想得那么深。这实际上已经拒绝了未来类似前世的超级全球化外循环。外贸的分量,在这一体系下,评估很难超过20%,甚至是15%都很难。
为什么呢?因为货币独立,其实就限制了大部分与外国的可能贸易。就像是1935年的经济格局,美元圈与英镑圈,英联邦国家的外贸,绝大部分都在英联邦内部,使用英镑,因为美元不是中介货币,所以与美元圈的交易,规模就起不来。
这个时空的人民币也是一样,因为是独立货币,在国内所有的交易,必须以人民币为交易货币,所以出口就不能直接使用美元,必须使用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