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暗窥新郎
永乐城附近这大片土地,原本都属于银州管辖。
是种家当年打下来之后,种谔上书建议在银州、夏州、绥州交界处筑永乐城,意图建立前沿军事据点,压缩西夏活动空间。
宋神宗当即准许,可是却派了个草包文官徐禧来主持。
首先选址就离谱,老将种谔、高永能等多次指出永乐城“无水源”,一旦被围必陷绝境,但徐禧拒绝采纳,反将反对者贬职、惩处。
这城池,当年动用了二十万民夫,只用了十四天就修建起来。
足见当时大宋国力不弱,好好指挥可以灭掉西夏,但是徐禧这种人,只知道纸上谈兵。
西夏反扑来的很快,梁太后派30万大军围攻永乐城,切断水源与粮道。徐禧这货拒绝种谔等人提出的趁夏军半渡无定河时突袭,欲效仿宋襄公“不鼓不成列”的旧事;
还放弃城墙防御优势,强令宋军出城与西夏铁骑野战;
西夏截断水源后,他又拒绝曲珍、高永能突围建议,坐以待毙。
水源被占后,宋军“掘井不及泉”,士卒渴死大半,甚至饮马粪汁求生。城陷当夜暴雨冲垮土城墙,西夏军总攻。
最终徐禧、李舜举、高永能等将领战死,仅曲珍等四人逃脱。宋军损失包括官员230人、士兵1。23万余、役夫近20万,几乎全军覆没。
永乐城惨败让神宗“涕泣悲愤,寝疾累月”,也彻底粉碎神他复“定难五州”的雄心,转为“积极防守”。
近年来,随着童贯开边,堡寨战法推进到横山一带。
为了更好地支援横山诸寨,种家军又重新回到此处,依托横山,重新选址修建了永乐城。
陈绍看了一眼,这彻头彻尾是个军州,比洪州还要纯粹。
说它是城也行,说它是个大型堡寨,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
小种看着陈绍浑身风尘仆仆,心中暗道这人虽然品德有瑕,却真是一个能干事,肯吃苦的。
而且前倨后恭,以前跟着童贯时候,不拿正眼看西军的诸位将主。
如今又客气成这个样子
种师中是看不上这样的人,但是却不妨碍他懂得,这种人才能在西北站得稳。
这才多少时间,就让他在西北搅翻了天。兄长的主意许是对的,唉,老种总是对的
我这人性子傲,脾气急,总不如老种看的明白,以后还是听他的算了。
“陈留后远来辛苦,请吧!”
小种这么给面子,陈绍是真没想到,不过他也不在乎。
到了这个层面,谁也不会意气用事,无非是讨价还价罢了。
陈绍相信自己的诚意还是很足的。
宋辽之战的筹备,已经开始了,西北即将淡出大家的视线。
正是豪杰苟发育的福地。
一行人来到种府,陈绍赞叹道:“种氏一族,能将府邸搬来此地,为大宋和天子守国门,真乃忠义之家!”
种师中打定了主意少说话,别误了兄长大事,但是看到他这幅模样,不禁又想起当初他夸赞童贯时候的表情来,顿时就悄悄转身,差点吐出来。
“来吧,来吧,我兄长已经等候多时了,只因身体抱恙,没有亲自去迎接。”
陈绍笑道:“岂敢岂敢,老种太尉,在我们西北军民眼中,恰便似擎天博玉柱、架海紫金梁,他的身体牵动着多少父老乡亲的心,陈绍何等人,哪敢让他劳动贵体。”
种师中忍无可忍,快步向前,一副我听不见你就恶心不到我的样子,嗖嗖地往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