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身穿军装的人闯入了梨花村。黄县令走在最前面,手里捏着文书。村长得到消息很快的来到黄县令的面前。“县令,你这次来是有什么关照的吗?”村长的心里十分忐忑,因为黄县令带着军兵过来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这不得不让村长想起几年前黄县令带着人过来征兵的事情。跟这次不一样的是,黄县令那时候只是带着衙役过来。那时候的黄县令面对他的时候还有几分笑意。这次却是带着军兵面无表情的直接闯过来。黄县令斜眼看了一眼村长,“你今年贵庚?”“不惑之年。”村长心里虽有疑惑,但还是老实回答。“那你真是幸运。”黄县令冷嘲一声。村长心里咯噔一声,面色难看。“县令,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该不会是他心里想的这样吧?黄县令将手中的文书拿给村长看,“这是朝廷发下来的文书,你好好看看。”“这”村长哆嗦着嘴唇,接下黄县令手中的文书。将文书里面的内容看完之后,整个人跌坐在地上。“我记得你们这一共有五十户人家,年龄适合的很少,所以我将年龄往上调了调正好卡在不惑之年。”黄县令背着手笑道。村民不知道村长刚刚看到了什么才让他大惊失色,不顾颜面的跌坐在地上。可从黄县令的话语中捕捉到了只言片语。那就是朝廷又要开始征兵了!想到村里退役下来的残兵,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浑身内伤没过几年就死了的。战场从来都是冷酷的地方。刀光剑影的向你劈来,只有送命的份。“每家每户必须出一位男丁参军。”黄县令将这次的目的说完,领着军兵走了。村民听到这句话个个差点吓得瘫软在地。“村长,你快跟我们说说文书上到底说了什么啊!”“对啊,这怎么这么突然啊,之前还能从镇上的公示栏上看到征兵的消息,怎么这次却是直接来村子里通知了?”“难道边境快要失守了吗?人手不够这才强制性让老百姓上战场吗?”“对啊,黄县令刚刚说的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每家每户必须出一个男丁去参兵?我家只有十四岁的孙子难道也要上战场吗!”一位老妇人拍着胸脯痛哭。这话让村民彻底暴动起来,纷纷让村长给个解释。村长神色痛苦的从地上起来,红着眼眶说道:“朝廷让每家每户必须出一位男丁去边境,十四岁到三十五岁的男丁必须去。”村民听完一个个失声痛哭,面露绝望。因为五十多户正好都有年龄合适的男丁。县令大人为了征兵这事真是煞费苦心啊!朝廷征兵的事情传到袁家耳朵里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的事了。“太过分了!征兵这件事情不是看个人意愿的嘛,怎么还强迫人家呢!”“北方干旱老百姓没有粮食吃饭这件事不管,倒是打起老百姓的主意为你的皇家江山冲锋陷阵,我呸!”“我们北方每年交的粮食最多,到我们有难的时候连个粮食影子都没有全部拉到了边境前线打仗去了,现在前线没人倒是打起我们这些辛辛苦苦在地里扒食的老百姓身上来了。”“我可去你娘的!”“我祝你生儿子没屁眼没子孙袋,我祝你断子绝孙!”刘老太站在门口朝着京城的方向狠狠的吐了一口口水。“娘,行了,别骂了,你就不怕朝廷的兵没走远啊!”袁老四连忙将刘老太拉进院子里来。刘老太捂着胸口,听到这句话又是狠狠啐了一口。“听见就听见,我一个老太太要杀要剐随他便!”袁老大顺着刘老太的背,道:“娘,这事已经发生了,天高皇帝远的,难道我们还能拿着刀闹到皇上那不成?”“要是能我还真敢想!你们都是我儿子,都是我的心肝肉,难道我忍心看你们在战场上丢性命?”刘老太说起这话心里一阵难受,浑身憋闷,整个人在焦虑崩溃的边缘。她怕啊!她宁愿上战场的是她这个老不死的,也不要儿子年纪轻轻的丢掉性命。谁去战场?不管谁去,最后剜的都是她的心。袁老大,袁老二,袁老三,袁老四个个沉默不语。叶晚红了眼眶。娘说的没错,不管是哪一个去战场对于刘老太来说都是艰难的抉择。几个小子显然也知道了爹爹伯伯叔叔有可能要去战场,个个缩在角落不再调皮。就连小小的国安也没蹲在地上找虫子玩伴了。瑶瑶缩在袁老头的怀里,张了张嘴,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眼泪花花的看着红着眼眶的刘老太。饿了。“呀!”奶声奶气软乎乎的声音冲着刘老太叫唤。,!刘老太连忙收敛起自己的情绪,擦了擦泪水,这才转过身一脸笑容当做无事发生。“瑶瑶是不是肚子饿了?奶奶给你炖了骨头汤拌糊糊,可香可香了。”“呀?”真的?“真的,奶奶何时骗过你。”一老一少渐渐走远,袁家人这才松了一口气。“我是老大,我去参兵。”袁老大拍着胸脯说道。叶晚一听这话,心里一紧,眼泪落了下来。作为一个女人有她自己的私心,她不想自己的相公去参兵。“相公,孩子还小啊!”国平,国旺眼泪汪汪的看着自己的父亲。他们虽然还不太懂,但也知道上战场是有多危险的事情。袁老大看着两个还小的孩子,一个大老爷们儿转过身红了眼眶。“大哥,别说了,我去。”袁老二说道。“我没孩子,我去。”“我没结婚,理应我去。”前院吵吵嚷嚷的,后院就有多和谐。瑶瑶窝在刘老太的怀里,表情满足的一口一口吃着刘老太喂来的糊糊。吃到最后咕噜咕噜吐着口水糊糊玩。“你这坏宝宝,吃东西都要玩。”刘老太点着宝贝孙女的鼻子笑着说,眼眶红红的。瑶瑶抓住刘老太的手指,冲着她露出粉嫩的牙床。刘老太一愣:()夺我全家气运?天道闺女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