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无凝微瞪双眸,夹杂些许怒意,可这似乎刚好愉悦了朝辞啼。
在众人僵持之下,一道清风般的身影恍然从人群中飘出,他温声细语,“花小姐,此事非同小可,若你不放心,不知我在其中,你可安心。”
“柳少师也来了。”
“少师跟太师都在,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吧。”
柳蘅站在朝辞啼右侧,离了有两丈远,不同于朝辞啼带了许多锦衣卫,他只身前来。
与之对视一眼,花无凝恍若温和下来,不似那般尖刺倒竖。
“既然柳少师愿意相信臣女,臣女走一趟也不足为惧。”花无凝思索几瞬,算是应了下来。
见花无凝应答下,朝辞啼刚兴起的笑意陡然消失,他转头看向柳蘅。
柳蘅眉眼含着笑,上前走到花无凝身旁,微俯下身,伸出手,语调柔和,“花小姐请起,石子硌人。”
“多谢柳少师。”花无凝自然地将手放在他的手中,轻轻用力,她整个人就被拉了起来。
有礼之温笑浮于娇颜,她脸上的悲痛似暂缓一些,而且对待柳蘅比他朝辞啼温柔多了。
此景敛入眸,朝辞啼捏着缰绳的手收紧不少,眸色阴沉,在两人身上打转,几乎用咬牙切齿的口吻道:“既然如此,那就走吧。”
转眸落在柳蘅身上,“多谢柳大人。”
“举手之劳。”柳蘅扶着花无凝,不兴波澜,“花小姐,走吧。”
“嗯。”
百姓们议论声未停歇,而花无凝被朝辞啼与柳蘅带往了朝堂。
鸣冤(3)朝堂之上,文武百……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是听闻了此等匪夷所思之事,急匆匆赶回朝堂,个个面色凝重。
一身白衣的花无凝被一青一玄两人夹在中间带进了大堂。
目光纷纷落在素白之衣的花无凝身上,神色各异。
“花将军的女儿,花无凝。”有一位大臣说道:“本官听闻你在为你的父亲鸣冤,还意指陛下?”
刚至殿内的花无凝循声望了过去,看官服是三品高官,才会这般趾高气昂。
“大人既已经知道,何来再次过问。”花无凝言语虽平却气势甚足。
这等景象中,她不能怯场。
“你…”
“王大人,心急了。”朝辞啼不轻不重飘了一句话,眼不经意地睨过去。
王大人也就匿声不语。
“此事涉及颇为深重,一边是劳苦功高的镇国公,一边是皇帝的声誉,可出不得乱子。”朝辞啼淡然说道:“花小姐,你得为自己所出的言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