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的问题是水源,她在船上已经带来了一些打井的设施,要尽快选择打井,其实基地的选址,是和能否打出井水是息息相关的。另外还要利用地形在山中建设小水库,留住雨水。以后那么多人,现在的淇澳渔村的水源可能不够。难道这个时代搞海水淡化吗?不太现实。
过了一会,苏琪南和几位同志过来,带她和曹子卿等人,一起去和苏家老人们碰头,他们要选择好一些建设地址,尤其是码头的位置。
苏家几乎所有的人都聚集在了南沙湾,等待他们的到来,这件事让苏家所有人都轰动了,都跑来看热闹。还有一些已经知道了消息的其它村民。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和孩子,非常好奇地看到主事的人居然是一个年轻女子,好像琪南哥也听她的话呢,好厉害。
李思华和苏家老人、包括其它几个有威信的壮年渔民,很快就确定了南沙湾适合修筑码头的位置,南沙湾的北侧,天然地形成了圆弧线的海岸,所以南侧如果修一段堤坝,深入海面,就能三面合围,形成一个适合海船停泊和货运的小港口。
李思华计划从南侧南沙湾的终点,向海面修一段竖直的堤坝,按照渔民们对海水深度的了解,她估计修100米左右的长度,就足以让500吨汽轮停泊了。
接着苏家老人们带着他们,考察了几个附近便利取山石的地点。比较方便的是,淇澳岛不缺竹林,这样可以用竹子编制大量竹筐,当地百姓家里的很多用具都是竹编的,当地渔民不缺乏基础竹编的技能。
她已经安排购入一批炸药,用以施工。为了加快速度,她计划大量使用炸药,用炸药开山石,然后再将比较大的石头炸碎。将碎石用竹筐装在一起,然后倒入洋灰浆混合,凝固以后,就被竹筐约束着形成了一块块基本平整的“巨石”,这些“巨石”就构成堤坝的主体,近海的地方挖沟填入,稍远的地方直接将之沉降海底,逐渐形成一道梯形向上收口的竖直堤坝,堤坝的表面到时再用洋灰抹平,就基本建成了。
上午安排好堤坝的相关事宜后,到中午,同志们都起来了,吃过午饭,大家开会,参与人员主要是这一批的五十余位同志,以及原部队的参谋组人员。按照李思华的逻辑讨论形成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协商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项:
一、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港口堤坝外,当然还包括几个军事训练校场,配套的营房、武器库和生活设施,2~3个小水库,每个营房打井以及新渔村、小学校、粮库和其它仓库建设等;
二、后勤补给:除了香港—淇澳岛的海运航线外,还要开辟中山区域与淇澳岛的陆海供应链。
生活物资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粮食、肉食和蔬菜这三项。
粮食比较简单,通过香港市场购粮可以大批量海运,粮库储存。
肉食比较麻烦,这是快速增强士兵体质最必要的物资,但是不耐储存,当时可没有现代的冷库,难道每天从香港运输吗?这会增加风险。商量下来只能是几项措施并举:寻找背阳阴冷地域,挖地库储存,延长保鲜期;增大腌肉食用量,抹盐当然能够较长期保持肉质;购入当时先进的捕捞船,利用渔民人力资源,组织相对远海的捕鱼,在肉食中增大鱼肉的比例等。
最麻烦的是蔬菜,蔬菜更不耐保鲜,难道让大家天天吃咸菜吗?短期除了运输似乎也别无它法。解决蔬菜问题的需要,使得建立与中山区域的供应链体系,显得尤为紧要。中长期而言,自然必须在岛上建立蔬菜生产。岛上可怜的那点农地,用来种粮食的话,收成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但用来种蔬菜,还是能满足很大需求的,而且山中还可以开辟多块小面积的蔬菜地。
种植蔬菜需要肥料,将使用化肥和农家肥结合的解决方案。广东是全国使用化肥最早的省,一度使用量占全国49%,有一定经验;而未来岛上人口大几千,能够生产的农家肥也很可观。所以未来解决蔬菜自给,还是有希望的。
三、武器弹药补给:这个是高度机密,不在大会上讨论。会后将设立武器小组,仅在武器小组内部安排工作。
四、扩军和士兵来源解决:李思华公开了她关于从山东募兵约三千人、组建山地团的计划,在会场上引起了极大轰动,干部们都激动万分,我们要大踏步地发展了,这意味着扩军十倍以上!
在山东募兵是个艰巨的任务,要组织精兵强将组成的小组,去山东完成。从参谋组会抽出数人,此次新加入的党员同志们,更是招募工作的主力。
五、海运组织:李思华也介绍了目前在上海购买大船的进展。组织将拥有两艘2500吨级海轮、可以进行远洋航运的消息,同样震撼了整个会场。需要建立强力的海运组织,在海员中进行政治教育,逐步在目前海员团队的基础上,建立起政治思想同样过硬的我党海运团队。短期内,在山东的募兵,估计还有一些家属,将通过这两艘海轮运回淇澳岛。
六、军事训练:最近2个月左右是无法保持前期的训练强度的,暂时需要军队将精力投向基地建设。李思华说,我们是人民的军队,要学会一手拿枪,另一手建设。这两个月军队只能保持最低水准的训练,大量的时间,要花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七、政治思想工作:这方面仍然是李思华主抓。但她内心知道,新来的五十余位同志,目前还未必完全信服她的领导,尤其对于她主张的理论和思想,都必须通过这一阶段来完成“洗脑”,获得大家的认可,也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水平。否则到时三千士兵的政治思想教育,难道光靠她自己吗?需要形成一个坚强的团队。
最后,李思华总结说,根据以上的工作,时间进度的需求也就很清楚:预计海轮会在两个月内从上海南下,所以必须在两个月内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后勤补给完善、山东募兵三大工作。
在募兵到达后,立即将重心转到军事训练上,参谋组的同志,已经熟悉了我们的训练方式,而这一次加入的五十余名党员同志,大多数将和新兵一起训练,仍然是三个半月必须完成,并形成初步的战斗力!
所以全部工作的完成时间最多六个月,六个月后我们将开启新的大行动!在这里,李思华卖了一个乖,她神秘地一笑,说具体是什么样的大行动,现在需要保密,但一定是同志们现在做梦都想不到的,前所未有、开天辟地的大行动!这下子全场都坐不住了,但是李思华就是不说,告诉大家好好地做好当下的工作,先不要想太多!良久,大家才把激动的心思安定了下来,将注意力重新转向了当下的工作安排。
从下午到深夜,在场的八十余位同志,根据上述七大工作内容,在各位同志以往社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分工,组建了基建、后勤、武器、募兵、海运、军事、政治这7个领导小组(工作部),落实了每个工作部的负责人。在7个工作部之外,还有龚光宗为主的财务管理小组和苏琪南为主的外联工作部。这样的7+2格局,就将这几个月的工作统合起来了。
第16章建设与募兵
时间不能浪费,4月29日,这7+2的九个临时部门就开始各司其职,全力组织和运转起来了。不过人手实在是紧张,队伍只有三百多人,渔村现有的壮劳力总共也只有一百多人,合计不到五百人,那么多项的工作,自然人力紧张。
根据协调,主要的人力先投入了港口的建设,尤其是堤坝建筑,完成小港口的建设,才能保证物资的供应和其它工作的顺利开展。
淇澳岛不缺山,岛上高山连绵起伏,100米以上的山有18座。考虑的主要是运输问题,所以选择的就是最近的山峰,进行开山炸石作业。一早部队就到了现场,安排部分士兵先挖开土方,露出石头后开始布置炸药。另一些士兵和渔民劳力,开始夯土整平从炸石场到海滩的碎石运输道路。也有一部分士兵和渔民被安排去砍伐竹林,准备开始制作竹筐。
而两艘汽轮今天将出发,去运回留在中山的马车,畜力在这个时代还是很重要的,并且已经电告在中山的管事,购买一些建材、牛马和大车,以及牛马饲料,让汽轮从中山的唐家囤港口运输回来。基建的需求,必须扩大在岛上的运输能力。
华海航运,近期已经通过李家,在香港聘请了十来个专业人员,将基础的摊子撑了起来,几个留在香港的同志或者同志的家属,也被安排进入了华海航运,以便控制住公司的管理。所以现在华海看起来,已经是一家近二十人的,正常发展中的航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