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提拔他来县衙做事还是可以的,两年后甭管留在县衙还是回家,只看他自己的意思。
他亲切地抛出了橄榄枝,“二郎在算学方面有天赋,我这里缺个帮手,不知你可愿前来当差?”
裴长青当即起身,行礼,歉意道:“知县大人抬爱,小民本不该推辞,只是小民甚爱读书,有个暂时看起来很自不量力的计划,是以……”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用一种惊异的目光看着他。
你、你有算学天赋就罢了,以后做个县衙书吏也不是不行,可你竟然肖想科举仕途?
曾大人眸光幽深,陆典史惊讶不已,钟主簿就满脸鄙夷了。
真是自不量力,你也好意思说?
曾大人轻笑,却没有半点轻视,而是问道:“你现在读什么书?”
裴长青:“回大人,论语。”
阿宁花钱给他买的论语,他自然不能浪费,随时带在身边,无事的时候便背一段。
尤其晚上想媳妇儿睡不着的时候就多背两段。
虽然白天干活儿又忙又累,可他还是背了半本。
钟主簿轻嗤,你当科举那么容易?背个论语就够了?
四书五经只是基础而已,还有各种释义、策论,就凭你一个泥腿子还想科举?
你真是痴人说梦!
他一个主簿都不敢说这大话呢。
他为什么做主簿?
不就是科举无望,不得不放下远大的理想,务眼前的实际么?
陆典史却想怪不得萧先生高看这家人,不但儿子是神童,爹也不是俗人,娘也有本事。
裴二郎说要考科举,怕是有把握的,萧先生自然会加以指点,谢家的藏书也会借他翻阅。
陆典史竟然生出几分羡慕来。
钟主簿:“大人,不如抽背一番?”
曾大人摇头,考校对方都是有目的的,或者录用或者提携。
这裴二郎摆明不为他所用,考校来作甚?
要么给裴二郎长脸,要么让人家出丑,都没必要。
他反而对师爷道:“林师爷,拿我注解的那套论语给裴二郎。”
众人都是一怔,曾大人竟然如此高看裴二郎?
这是笃定他能高中还是笃定他将来有大出息?否则何必如此交好?
要知道这些进士出身的官员注解的科举书是非常难得的,因为不只是释义,还有他们对科举以及时政的一些理解。
这就是他们的读书笔记。
这些过来人的经验、理解,是花钱都买不到的。
大多都只会给亲近的子侄,助他们科举一臂之力的,轻易不会给外人。
钟主簿一直想跟曾大人求借此类书籍,却因曾大人一向不冷不热,他不好意思开口。
没想到自己求而不得的,曾大人居然如此轻易赠给一个泥腿子?
他裴二郎配吗?
林师爷已经将曾大人说的两册论语捧过来,递给裴长青。
裴长青犹豫一瞬,先给曾大人行礼,“大人慷慨,小民感激不尽,今日将书带回去,小民会尽快誊抄,早日归还大人。”
曾大人笑道:“不急,本官也不急用。”
赠书给裴长青也是他的投资罢了,毕竟裴长青背靠萧先生和谢家,什么书看不到?什么科举经验学不来?
裴长青若是知道曾大人的心思都得惊讶,这些人想得也太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