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松神色一僵,他若是留下,在旁人眼中,他就是站在了萧伯瑀这一边,难保他不会成为下一个程勉之
他躬身赔笑,“萧大人,这这,这里有您在就行了,就不必下官留下了吧。”
“陛下有令,命大理寺协助调查此事,林大人还是留下为好。”萧伯瑀笑了笑,即便林向松不能为他所用,至少,在表面上,只要让陈家的人误会即可。
林向松手心几乎捏出了汗,他压低了声音,“萧大人,不是下官不帮你,这万一我,唉下官这把老骨头”
“事到如今,林大人还以为能全身而退吗?”萧伯瑀不妨与他挑明了说。
林向松冷汗直流,他下意识退了几步,萧伯瑀和陈威,他一个都得罪不起。
“林大人年轻时曾向邵亶先生求学,可还记得一句话。”萧伯瑀神色稍缓,“政者,正也。”
士人读书,哪个不是想着为国为民,只不过在宦海沉浮多年后,身上那股‘天下为先’的士气早已消失殆尽。
林向松微微叹气,终究妥协。
眼下,唯一能为程勉之洗脱罪名的方法,便是查清楚那批赃银的来历。
从程勉之的口中,并没有得知出有用的消息。
就在萧伯瑀准备无功而返时,程勉之忽然想到了什么,“晋阳晋阳和平城,这两地的税收增了两成。”
晋阳和平城这两地食邑属于平阳侯陈威。
起初,程勉之便以为,是陈威擅自提高了赋税。这样下去,一定会有百姓不满,可奇怪的是,底下百姓没有任何抗逆之心。
“我知道了。”萧伯瑀点了点头,便立即派人去晋阳和平城一探究竟。
可来回时间也要十天左右。
萧伯瑀朝林向松道:“那批赃银在哪?”
“在库房中,下官已派人清点了三回,足有五千两多。”林向松回道。
大晟律法中,贪墨一千两便可定重罪。
萧伯瑀道:“带我去看看。”
“是。”
几人来到库房,只见五个大箱子中堆满了银锭和铜钱。
三公主脸色苍白,却又不知如何辩解。
这些银锭底部都刻有官印,并没有其他可疑之处。
三公主不死心,她翻着这几箱赃银,想从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来,可她越翻,心底便发生寒。
她攥着一块银锭,怒而砸在地上,银锭砸在地上发出闷响。
萧伯瑀捡起这块银锭,手指摩挲着,神色陷入了沉思。
第34章争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禀大人。”负责贪赃一案的大理寺主事孟乐进府禀告,“程大人府中有一个看门房的奴仆,昨晚漏夜逃跑了,待下官派人去追时,只看到他的尸身,还有……他手中攥着的银锭。”
说罢,便有人将那枚银锭呈了上来,两侧隐约有挤压的凹痕,可见这人生前死死地攥着这枚银锭。
萧伯瑀拿起那枚银锭,只见底下刻有官印,和那日在大理寺看到的赃银相似,只是成色较一般官银要差许多。他开口问道:“他是怎么死的?”
主事孟乐道:“那人身上没有致命伤,像是被吓死的。”
“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萧伯瑀轻轻颔首。
“是!”
…………
陈府。
太尉陈威一脚踹在儿子陈伦身上,“这点事情都做不好。”
陈伦连忙跪下请罪,“父亲息怒,那大理寺的人看得太紧了……”
他们的人本欲杀人灭口,可不料大理寺的人追了上来,为了不暴露身份,不得不先行撤退。